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0节(第2页)

林钧笑了笑,心想老子又不是为了你和你的光伏发电才让国家接手的,老子是为了不让自己破产从高处摔死,但他面上笑得意味不明,点点头道:“你要真想感谢,应该谢谢郑平的儿子,要不是他,现在我们两个搞不好都进监狱了。”

胡志文点点头,道:“我知道我明白,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

光伏计划被国家电力接手了,集团后面的那栋大楼一下子空了出来,之前用作摆放太阳能光板的操场如今都开始长草了,集团空了这么一大块地,看得韩治军郑平他们简直心疼坏了,这一块地他们是买下的,当初花了多少钱啊!他么现在全空着长草了!

郑海洋站在大楼里面朝后面望过去,想了想,对办公室里拿指甲剪剪指甲的林钧道:“倒不如在后面再建一栋楼。”

林钧靠在椅子上,腿敲在他的办公桌上,抬手吹了吹指甲,抬眼道:“那地空着肯定以后要建楼的,不过现在没想好以后要干什么呢。你姑这次一口气把化妆品搬出去了,又要吵着把日化也弄出去搬去上海或者省城,以后这楼又要空出一堆办公室。”

郑海洋转身坐回来,抬眼看着林钧,眸子闪着狡黠的光,道:“你这次没破产,是不是应该谢谢我?”

林钧放下手里的指甲剪,瞄了他一眼,放下腿,凑近眯了眯眼道:“你想干嘛?”

郑海洋满脸无辜,渣渣眼睛:“没什么,我就是想劝你和我爸他们把集团重组,原生液一个公司,炸鸡店弄一个公司。原生液可以弄一个专门的保健品公司,以后继续出其他保健品;炸鸡店可以弄一个餐饮连锁集团,以后再出点米线啊牛肉粉丝水饺的连锁店。也别弄什么混合型的集团了,做保健品的就专门做保健品,弄餐饮的就专门搞餐饮。”

林钧知道这事儿,早五天之前郑平就和他提过,那时候林钧就猜肯定又是郑海洋这位“小祖宗”想的,反正现在他们这边所有人瞧着郑海洋都恨不得天天供起来,这小子小时候旺家旺得不行,没想到长大了竟然也能如此彪悍。

但林钧就是林钧,他看看郑海洋,道:“你是要和我说这个么?”

郑海洋笑起来,“我其实就是想问问你,你既然这次没赔钱,应该也破产吧?没破产手里应该还有钱吧?”

林钧就知道这小子肚子里肯定又在打什么主意,他靠到他的老板椅后背上,慢悠悠道:“只要我没死,手里肯定有钱。”

郑海洋欢天喜地蹦到林钧桌子边上,往他旁边一坐,道:“是这样的,你有没有想过投资互联网?”

“互联网?”林钧脑子里飞速转过这三个字,林钧家里的那台电脑确实是可以上网的,不过基本都是林宴在用的,他偶尔用电脑打两个字,“互联网”这三个字于他来说并不陌生,但显然他从来没和“投资”这两个字挂上关系。

当然林钧在北京时间长了,也知道其实北京早几年之前就有人做互联网的生意,这个商圈无非就这么大,消息传来传去就这么多人,但据他所知,做这个生意的那拨人现在基本都没赚到什么钱啊?

林钧眉头挑了一下,转头看他:“投资上网?”

郑海洋点点头道:“其实你应该知道的,之前咱们北京就有人在做的,瀛海威你知道吧?”

林钧啧了一声,抬眼:“我知道,那家老板我见过,不过据说那公司不行了啊。”

郑海洋解释道:“那是因为他没找准方向。”为了让林钧心动,郑海洋把目前互联网发展最好的美国拿出来说道:“美国的雅虎你知道么?它今年的市场价值足足有28亿美金,他弄了一个门户网站叫美国在线,现在注册用户全球有一千多万人。

林钧这几年学着日韩搞财团又一门心思的弄他的光伏计划,当然没有留意到什么美国的互联网,当然他对上网也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还有什么雅虎、什么美国在线,他基本上听都没有听说过,隔行如隔山这句话诠释得果然十分到位。

林钧虽然没听说过什么雅虎什么美国在线,但28亿美金这几个字他还是体会理解得很透彻的,那都是钱啊!都是钱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什么玩意儿?能一下子值那么多钱?林钧脸上露出一个晦涩的神态,啧了一声,对郑海洋道:“还有呢?”

郑海洋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电脑普及率,以前彩色电视机还算大件,现在家家户户谁没有电视看?还有90年代初的时候,电脑也很少吧?基本都是政府部门在用,现在你看家用电脑也出来了,以后电脑这个东西肯定是人手一台。”

林钧抬手:“这个我明白,但你说的赚钱,又不是靠卖电脑赚钱,中关村卖电脑的现在不少,我就想知道,上网的东西怎么赚钱?”

郑海洋本来想解释一下,比如门户网站,比如实时通讯的工具,但是想了想并没有说什么,他曾经了解过瀛海威的盈利模式,随便一个重生的人都知道网络除了他的草根性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就是免费,如果一开始就想赚钱肯定是会走错路的,除非从一开始就做免费的东西,之后再考虑盈利模式。

但显然郑海洋知道林钧并不能理解这个东西,林钧之前吃过“光伏计划的亏”,现在再和他说“网络一开始要免费”他肯定会摇头不干。

林钧见郑海洋说不出个什么东西,摇摇头,道:“你让我先上两天网再说吧。”

郑海洋想了想,点点头,给了林钧几个网址,让他没事可以回去看看。

这一年的十月份,韩婷婷把日化从集团里分离了出来,将公司搬到了s省的省城,毕竟他们的日化工厂在那里,又是沿海一带经济发达离上海又近。

于此同时把光伏计划抛掉的集团又在郑平和韩治军的努力之下将餐饮和保健品分开,重新注册了两家公司,而郑平还把北京几个小保健品公司吞并了,韩治军将之前的"一洋基"改成了“一洋餐饮集团”,准备专心致志搞他的餐饮业。

韩一当时已经回省城上学去了,郑海洋没有留在北京,跟着韩婷婷回省城,一方面是为了回去看看好久都没有见过的爷爷奶奶和家里的亲戚,另外一方面是打算在韩婷婷的日化公司参股。

四月份的时候周边金融风暴引起的震动并不小,这一年市场大环境并不景气,由保健品引发了一连窜的市场萎缩效应,很多原先受人追捧的大公司大工厂如今都在岌岌可危的边缘。消费市场并不乐观,比起花钱,老百姓似乎更愿意把钱存进银行。

韩婷婷的日化在市场上虽然也占有一定比例的份额,但如今的日化市场被宝洁蚕食了一块,原先中国本土的品牌上海家化下的“美加净”已经完全看不到身影了,要知道这个牌子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可是龙头老大的地位。

郑海洋四年不在,并不明白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美加净”从市场上彻底消失,毕竟前几年“民族振兴”的口号喊得十分响亮,“美加净”这个本土品牌不应该会有如今的惨象才对。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