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节(第2页)

经过半年的努力,刘大郎已经不复从前的青涩模样了,镇定的答。“对。梦见咱们挣了大钱,你给我生了一屋子的娃,白白胖胖的好看极了。”

“你当我猪啊,还一屋子娃。”季歌哭笑不得的推了他一把,低头捡着身上的落发,往屋外走。“别傻乐了,赶紧来给烧火,吃了早饭,还有正要事忙呢。”

刘大郎乐呵呵的起了身追上了媳妇。

“大嫂。”二朵和三朵自东厢房走了过来,笑的跟朵花似的,特别的灿烂。松柏县的生活,她们适应的很好。

季歌和大郎住东厢上屋,二朵和三朵住东厢下屋,西厢的上屋是三郎住,上屋要稍大些,大郎和二郎在靠墙方向,给他隔了间小书房出来,西厢下屋是二郎住。

“嗳。早上好。”季歌眉开眼笑的招呼着。

二朵和三朵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笑嘻嘻的跟着说。“早上好。”

接着季歌和大郎做饭,二朵清理着鸡圈,鸡屎扫一旁,晒干后捣碎捣碎洒菜地里当肥料,聊胜于无。三朵给菜地清草浇水等,旁边有个小坑坑,是特意养的蚯蚓,前几天在城外运土回来,好不容易找着的十几条蚯蚓,买菜的时候,扔地上不要的烂菜叶子,就捡些回来,喂鸡也行喂蚯蚓也好,离开清岩洞时杨大娘告诉她们的,夏天的时候得盖些稻草或秸杆,有事没事浇浇水。

二朵听后欢喜极了,她正愁着怎么继续用蚯蚓喂鸡呢,抱着杨大腿笑的可大声了,跟个小疯子似的,三朵也在一旁软糯糯的说着话,黑白分明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光芒,让杨大娘心坎都软了,又捡了些平日里自己注意到的小常识告诉两个孩子。拉着季歌的手直夸她,把刘家的几个孩子照顾的很好。

早饭已经摆上桌,可二郎和三郎还没见人影,季歌就讷闷了,走到后院里问着两孩子。“知道二郎和三郎去哪了吗?”

“不知道。”二朵正在拌鸡食,头也没抬的说了声。

三朵站起小身板,肉嘟嘟的小胖手沾满了泥巴,她回头看着大嫂。“天微微亮的时候,我起来尿尿,看见二哥和三哥了,说是去城外看看。”

“大概是捡柴木寻野菜去了。”刘大郎挺了解自家弟弟的。“咱们先吃着,留些温在锅里。”

灶里还有点余火,锅内添了一瓢水,准备一会用来洗碗筷,季歌叩了个大碗在锅里,端了份早饭搁锅里温着,把锅盖盖上。“二朵三朵来洗手吃饭了。”

“来了。”二朵大声应着,把鸡笼打开,快走出了鸡圈,细心的关紧了木门。

刚吃完早饭,二郎和三郎回来了,二郎手里拎着一捆柴木,粗细都有,挺结实的一捆,三郎的小竹蒌里有些野菜。两人发上衣服上都沾了露水,以及草木屑还有些泥泞。

“正好,洗洗手过来吃饭。”季歌把三郎拉在身边,轻拍着他的衣服。“我俩要出门买些出摊的物件,你们在家警惕些。”

刘二郎打开锅盖,热气迎面扑来夹着饭香。“准备明天出摊吗?”

“嗯。我陪着你大嫂出几天摊,没什么事,咱们就去寻短工活计。”刘大郎看着二弟说着。

“行。”刘二郎点头应。

季歌和刘大郎拿了钱,夫妻俩匆匆忙忙的出了门。

☆、第033章

松柏县分东西两市,东市聚集着各种小摊小贩,以物易物,二手旧货等等,十分的热闹很是杂乱。西市要正规一点,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娟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果子行,油行等等,通俗点说就是进货的地方,须购买量大。

季歌夫妻俩去的就是东市,人山人海特别拥挤,四面八方的说话声汇入耳中,震的脑袋生生发疼。刘大郎牢牢的护着媳妇,往二手旧货的区域走。费劲巴拉的耗时一个上午,总算淘着了几样实惠又便宜的物件,用了近一两银子,比预计花费要少点。

俩人心情很不错的离开了二手旧货,拐了个弯去了菜市,猪骨五文钱一根,却只有景河镇的一半大,上等肥肉十五文,下等肥肉十文,五花肉十五文,瘦肉十三文。县里的肉包子都是三文一个,素馅的二文。

明天就要出摊做小卖买,家里拾掇妥当了,季歌和刘大郎商量着,把柳哥一家请过来吃顿晚饭,略尽点心意,幸好有他们详细的提点,少走了不少弯路,正好趁机加深一下两家的情谊。今晚这顿饭,得张罗的丰盛点,八个菜整不出来,六个菜却是要有的,荤素各半。

花了近百文钱买好食材,离开东市后,季歌和刘大郎去了趟衙门,要在东市摆摊,要得到衙门的允许,按季收税一百文,谁敢偷税私自摆摊,一旦抓到会被逐出松柏县。初听时,季歌暗暗吃惊,这管理的可真够严格的。除了这杂税,每年得交户税,就是所谓的人口税,年满七岁至六十岁,每人每年上交两百文。重男轻女跟这税收关系蛮大,一个男娃要比一个女娃顶用的多。

以前在清岩洞时因太过偏远,没人愿意千里迢迢的进山收税,更大的原因是,村里上户的少,上面以为山沟沟里没几户人家,又逢天子治国有道,近百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清岩洞这深山沟就被遗忘了。回头季歌夫妻俩还得把这户口的事找点关系门路给整妥当,想想就够头疼的,这也是笔银子啊。

回到家里,午饭已经张罗好了,家人正等着他们回来。季歌心里暖洋洋的,所有的疲累和烦忧都一扫而光,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了午饭,又略略的说了说摆摊的事情。

下午瞅着时辰差不多,季歌和刘大郎去邀柳哥一家过来吃饭,柳哥柳嫂有两男一女,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儿子去年成了亲,成亲后就搬回了村里,买了十亩地,夫妻俩过起了小日子。三儿子尚小,刚满十二岁。他们的意思是,再挣几年钱,等小儿子也成了亲,全搬回村里去,建个农家院子买二三十亩田,踏踏实实的过着。

柳家的小儿子在铁匠铺里当学徒,申时末才归家,四人过来猫儿胡同时,特意去了趟铁匠铺,跟柳安说让他傍晚直接去猫儿胡同。柳安高高壮壮,肤色黝黑,属闷头干活不说话的类型,四人在铺子里站了会,也没见他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拿柳嫂的话来说,就是随了他爷的性子,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

出了铁匠铺四人说说笑笑往猫儿胡同走,到家后,季歌拿出做好的果脯蛋糕爆米花和炒米子,炒米子是上次回季家时,她吃了季母炒的,才想起这事,炒了些用来待客。两家虽说才刚开始相处,可气氛着实热络,话题一个接一个说着,越说越有兴致,笑声就没断过。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