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八章 沿途风光(第2页)

于是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黄河两岸百姓生活困顿的原因。

柳禾风虽然没有加入他们,却也坐在一旁静静听着。

有在论着苛捐杂税,有在谈着天灾人祸,还有暗暗指着藩王奢靡生活的。

虽然意见不同,却都是一腔热血,誓要为大周出一番力气。

这样的讨论在这个客船上总是进行着,柳禾风虽然不常参加,季扶清对此却很是热衷。

如此又过了几日,气温越来越低了,这是已经过了河南地界,很快便要到北直隶所辖各地,此时运河的有些河段还被冻着,是以度也慢了许多。

快要进京了!

船停在了通州,通州乃是漕运通济之意。

此时正是春闱临近之日,码头上人来人往,这些皆是南来北往的举子齐聚京城,只待着几日之后的会试便可一飞冲天。

正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多少读书人耗尽半生心血,只为这一场考试。

在通州下了船,学生游人们便从这里进京。

正值春闱,整个京城的守卫也是严苛了不好,都得是拿着路引才让进城的。

进入京城之中,柳禾风和季扶清便一起去了江南会馆。

这些会馆是大周初时为了振兴科举,鼓励各地举子参加会试兴建的。

每一个行省都兴建了一处会馆,来京参加会试的举子可以直接去对应的会馆居住,这些皆是朝廷直接拨款的,是以不需要缴费,如此也算是减轻了不少考生的压力。

江南文风鼎盛并且向来富庶,是以京城中这座江南会馆修建得极具江南风格,却也有北方建筑的气派。

见有四人进入会馆,正在前头算着账的掌柜赶紧上前,笑道:“几位可是从江南来的举子?”

季扶清朝着这位已经有些年迈的掌柜作揖后回答道:“是的,我们是从扬州府来的,这是我们的路引。”

说罢,季扶清与柳禾风两人一起拿出了四份路引交予老掌柜看。

仔细查看了两人的路引,老掌柜便将路引递了回去,捻须笑道:“原来是从扬州来的,老朽也是扬州人,只是现在年纪大了,已经好多年不回去了,扬州可还是之前那番模样?”

季扶清收过路引后,与老掌柜说道:“扬州城这么多年还是老样子,老人家以后有机会还是可以回去看看的。”

几位扬州老乡见面后简单地寒暄了两句,才想着要先去放行李,还特地让掌柜上些热菜热茶上面,毕竟京城的天气实在是太过寒冷了,几人都被冻得不轻。

掌柜的听后,就赶紧吩咐备菜上茶去,末了还叮嘱他们:“京城不比扬州,便是二月还是要穿得厚一些的。”

柳禾风与季扶清一起点了点头后,便先上楼去了客房放行李。

等到放好行李,小二也上来热菜热茶,吃饱喝足,身上才觉得有些暖意。

随后柳禾风又叫来了一桶热水,在船上这些天实在是环境艰苦,她早就有些受不住了。

直到泡进了热水里,才体会到久违的一种舒适与自在。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